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歷法的國家之一,歷史上出現過有很多歷法,如夏歷(農歷)、彝歷、傣歷、羌歷、和藏歷等。易學是使用干支紀年法做時間記錄,干支紀年法始于西漢,東漢大力推行。

干支紀年法是把十天干與十二地支,順序相配正好六十為一周,周而復始,循環記錄,這就是俗稱的“干支表”。
第一(甲子)旬
天干的順序: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
地支的順序: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
第一次排列戌、亥空了,不夠天干配地支,那么就周而復始的順序排列。
第二(甲戌)旬
天干: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
地支:戌、亥、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
如此類推,到最后排到天干的最后一位與地支最后一位癸亥,剛好是60個,所以說一甲子是60年。

干支紀年以每年以立春進入下一年,很多人事農歷十二月底出生,陽歷已經是第二年了,但是不確定自己生肖屬什么的,就看這個依據,一般立春是陽歷2月3-5號。
干支紀年法確定哪一年(年柱):
年份的用干支紀年法有一個規律,年份最后一個數是4,天干就是甲,年份結尾是5天干是乙,如此類推
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
4、 5、 6、 7、 8、 9、 0、 1、 2、 3
地支規律,年份除以12所得的余數對應下列地支:
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
4、 5 、 6 、 7、8、 9、 10、11、12、1、 2 、3
所以2019年是 2019÷12 =168 余數3,所以2019年是己亥年。
干支紀年法確定哪個月(月柱):
月柱, 即用農歷的干支表示當月月所處的節令。
我們現在用的農歷每年正月為寅月,二月為卯月,直到十二月為丑月。月柱中的地支每年固定不變, 從寅月開始,到丑月結束。知道干支紀年法的年后,可以使用口訣:
五虎遁
甲己之年丙作首,
乙庚之年戊為頭。
丙辛之歲尋庚上,
丁壬壬寅順水流。
若問戊癸何處起,
甲寅之上好追求.。
口訣用法:凡甲年己年, 一月天干為丙(丙寅), 二月天干為丁(丁卯),如此類推。
時柱起法:
干支紀年法一天的開始不是00:00,而是23:00也就是子時(23:00--01:00)用萬年歷查法確定日柱,再用五鼠遁方法起時柱。
五鼠遁:
甲己還加甲,乙庚丙作初。
丙辛從戊起,丁壬庚子居。
戊癸何方發,壬子是真途。
上表和口訣的用法與年上起月法類似。如丙申日卯時的天干是辛,即辛卯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