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字命理中的干支配合,主要涉及到天干(十個: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)與地支(十二個: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)的互動關系,包括它們之間的生克制化、刑沖合化等。天干的生克制化體現了五行之間的相生、相克、相乘、相侮,而地支則更多體現在五行之間的相互影響和位置關系(比如合、沖、刑等)。

為了解化某些不利局面,比如甲被庚克,會用壬水來克制庚金,同時滋養甲木,這個過程就叫做化殺生身,意味著通過轉化和溝通來達到平衡和保護日主的目的。
中國古代的命理學理論主要包括四個方面:
1. 天人合一:強調人與自然、社會的和諧統一,認為人的命運與環境、社會環境息息相關。
2. 陰陽五行:主干的哲學理論,核心為陰陽對立統一和五行相生相克,指導個人命運的各個方面。
3. 天干地支理論:是構成八字的核心,通過干支的配置揭示人的命運走向和性格特點。
4. 四時五方:體現季節和地理方位對命運的影響,即四季輪回和四方方位指導人生不同階段的運勢。
在具體推算命運時,比如一個命盤的大運如下:
大運:己巳-庚午-辛未-壬申-癸酉-甲戌
其中,庚生辰月旺,得申金相助,且戊土扶持,顯示出日元較強。然而官星午火受到包圍而制約,不能作為用神。壬水透出,且甲木受到時令減弱,戊土成為主導。在這樣的格局下,盡管有祖業,但由于甲木無力疏土和抵抗克制,可能導致家業破敗,晚年生活孤苦。這是八字命理學通過分析八字來解讀命主命運的一個具體實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