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簡介:
詩經(jīng)小雅鴛鴦章曰:
「鴛鴦于飛,畢之羅之。鴛鴦在梁,戢其左翼。」
晉代崔豹撰古今注一作匹鳥,云:「鴛鴦,水鳥,鳧類也。雌雄未曾相離,人得其一,則一思而至死,故曰匹鳥?!?br />
明代李時撰本草綱目,對鴛鴦名注釋曰:「鴛鴦,終日共游,有宛在水中央之意也?;蛟?,雄鳴曰鴛,雌鳴曰鴦。」
鴛鴦是一雄一雌制鳥類。古人見牠們在清波明湖中鶼鶼喁喁,唼喋并游神情,以為雖誓死不相離異的熱戀情侶亦無以過之,因而于古今注就說「人得其一,則一思而死」。在古籍中亦屢見其典故,淮安府志有如下一則:「成化六年十月間,鹽城大蹤湖,漁父弋一雄鴛鴦,刳割置釜中煮之。其雌者隨棹飛鳴不去,漁父方啟釜,即投沸湯中死?!惯@如果真有其事,那么人間古有殉節(jié)的烈女,這可稱為「烈雌鴛鴦」了。
在臺灣低山區(qū)常見之相思樹,其名稱之起始,亦與鴛鴦相思相愛有關(guān),其故事見于晉代干寶撰搜神記,云:「穴,康王舍人韓憑,娶妻何氏美,康王奪之,憑怨,王囚之,論為城旦,俄而憑乃自殺。其妻乃陰腐其衣,王與之登臺,妻遂自投臺;左右攬之,衣不中手而死!遺書于帶曰:『王利其生,妾利其死,愿以尸骨憑合葬。」
王怒弗聽,使里人埋之,冢相望也。王曰:『爾夫婦相愛不已,若能使冢合,則吾弗阻也?!?br />
宿昔之間,便有梓木生于二冢之端,旬日而大盈抱,屈體相就,根交于下,枝錯于上。又有鴛鴦雄雌各一桓棲樹上,晨夕不去交頸悲鳴,音聲感人。宋人哀之,遂號其木曰相思樹,相思之起于此也。
南人謂此禽即韓憑夫婦之精魂也。
由上面可知鴛鴦雌雄終生相守不離不棄之特性,故將其特性應用到風水學上,以增進夫妻之感情和挽救婚姻,對于單身感情不順遂者,也有助其姻緣之功效。
可以將其放置于客廳、床頭、或是床旁、房間內(nèi)都可以。
風水小提示:
1.鴛鴦擺設(shè)需要成對,其中一只損壞就須完全更新。
2.鴛鴦除請老師開光外,如果可以自行拿到月老廟許愿過香火
這樣效果更好。
適用煞氣:
1.增進夫妻感情。
2.用于化解桃花煞氣,以解夫妻失和,將其安置于外遇之桃花位上
然后用紅紙寫上其姓名,
八字,地址壓在鴛鴦下面可化解其
桃花煞氣
挽救您得婚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