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干地支簡介 天干地支是中國傳統的紀年系統,由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組成。
十天干: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。
十二地支: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。
時辰地支: 子時:23時-1時午時:11時-13時
丑時:1時-3時未時:13時-15時
寅時:3時-5時申時:15時-17時
卯時:5時-7時酉時:17時-19時
辰時:7時-9時戌時:19時-21時
巳時:9時-11時亥時:21時-23時
十二地支與十二生肖相對應:子(鼠)、丑(牛)、寅(虎)、卯(兔)、辰(龍)、巳(蛇)、午(馬)、未(羊)、申(猴)、酉(雞)、戌(狗)、亥(豬)。
通過將“天干”和“地支”中的字進行組合,可以形成一對干支。例如,以“甲”為天干,以“子”為地支,就組成了甲子年。根據天干地支的組合規則,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共同組成60個基本單位,60年為一個循環,因此有“60年一甲子”的說法。
今年2018年是戊戌年,120年前的1898年也是戊戌年,因此1898年康有為和梁啟超領導的維新變法運動被稱為“戊戌變法”。如果我們想知道2019年是什么年,只需將“戊”之后的“己”和“戌”之后的“亥”進行組合,得出答案是“己亥年”。因此,按照干支紀年法,2019年是己亥年。
天干地支的使用方法是作為一種紀年法,通過選擇一個天干和一個地支,按照固定的順序進行組合。舉個例子,選擇天干中的字“甲”和地支中的字“子”,組合在一起形成甲子年。
按照順序推算,如果第一年是甲子年,那么下一年應該是什么年呢?根據天干地支的順序,甲之后是乙,子之后是丑,因此下一年是乙丑年。以此類推,之后是丙寅年、丁卯年、戊辰年……按照這個算法,第十年是癸酉年。當天干用完后,開始循環,癸之后又是甲,所以下一年是甲戌年。地支也是同樣道理,到了亥之后接著就是子開始循環。